Deprecated: mysql_connect(): The mysql extension is deprecated and will be removed in the future: use mysqli or PDO instead in /home/bqpwfmh1yesx/public_html/inc/DataBase.php on line 11

Deprecated: mysql_connect(): The mysql extension is deprecated and will be removed in the future: use mysqli or PDO instead in /home/bqpwfmh1yesx/public_html/inc/DataBase.php on line 11
text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甘草为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的根及根状茎,又名甜草根、粉甘草、密甘、粉草、甜草、甜根子等。其主要性状是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多年生草本,因其具有抗寒、耐热、耐早、抗耐碱等优良特性,生存适应性强,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
甘草主要生长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伊拉克、伊朗、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以及中国。甘草在全球有29种6变种,其中我国产18种3变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有3种,即乌拉尔甘草(GIycyrrhiz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131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31ycyrrhiza glabra L)。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刺果甘草(G pallidiflora)、黄甘草(G korshinski),粗毛甘草(Giaspera Pall)、云南甘草(Gyunnanensis)等。
我国的甘草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在传统的商品交易中,习惯上将甘草按产地划分为东fGlycyrrhiza pallidifloraMaxim.Fl Amur)、西甘草((31yrrhiza  squamulosa Franch.P1.Dayrid、和
新疆甘草(Glyrrhiza uralensis Hsch)。宁夏地区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西甘草产区,享誉中外的粱外草分布在该区。通过实地调查,宁夏地区的甘草主要分布于惠农、平罗、盐池、灵武和同心县。其中比较连续成片的甘草主要分布于盐池县的高沙窝、苏步井,灵武的马家滩,以及同心县的红寺堡和韦州一带。
甘草用途广泛,世界各国对甘草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可以
预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对甘草开发利用范围的扩大,甘草
的需求量和出口量将急剧增长。进入21世纪,甘草在国际市场更成
为抢手的紧缺商品,其身价越来越高。目前,世界上能出口甘草的国
家只有伊朗、伊拉克、前苏联、阿富汗、土耳其和中国。两伊战争以
来,我国甘草更受国际关注,日本每年进口甘草的半数以上来自我国:
在美国进口甘草中,中国甘草曾占到98%,但是,对甘草无计划的采挖,使甘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甘草蕴存量建国初期约为200~
250万t,目前已下降到50~70万t。甘草需求量的增加使甘草身价倍增,1981年每吨甘草的出口价格只有700美元,近几年已上涨到了2000美元。然而也正是在这种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使我国野生甘草受到了掠夺式毁灭性的采挖,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世纪60年代甘草收购量为5700t,70年代达2.25万t,80年代头5年又增加到3.75万t。据调查,与50年代相比,野生甘草的面积减少70%,储量减少80%,有的地区甚至濒临枯划,甘草质量明显下降。并且由于甘草的采挖强度急剧增加,使大面积草场和固定、半固定沙地遭到破坏,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甘草资源的永续利用,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垒面实施,国家已将甘草列为计划管理品种,国务院于2000年6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令制止滥挖甘草。
尽管国家已经发布了禁止滥挖甘草的有关通知,但在调查过程
发现,滥挖甘草的现象仍然没有完全遏制住。在很多地区仍能见到盗挖的现象,甚至明目张胆大肆采挖的场面,甘草资源破坏严重。导致甘草资源破坏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1)过度采挖。由于地方政府对群众宣传教育不够,使人们存在资源无主、资源无限、破坏无罪的错误观念。再加上法规不健全和草原管理不到位,使甘草遭受连年采挖,造成资源越采越少,日益匮乏。这种现象多发生在一些经济贫困的地区,由于没有更好的经济来源,当地群众只好靠采挖甘草卖钱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2)过度放牧。由于没有合理安排轮牧,或草场载畜量过大,造成甘草更新困难,日趋退化。(3)自然灾害。固于连年干旱少雨,流沙移动覆盖草场,使甘草生长缓慢,更新困难,渐趋退化。(4)毁草开田。由于人口增加或外来移民的毁草开荒,使大面积有甘草分布的草场遭受破坏,甘草日趋绝灭。以宁夏为例:由于宁夏对野生甘草的过度采挖,造成草场原生植被和资源破坏严重,并使宁夏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半荒漠草原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甘草蕴藏量急剧减少,资源面临枯竭,品质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有关专家预测,
按照目前的采挖速度,5年后在我国的大地上将很难找到1根生存的野生甘草。(5)市场混乱。甘草市场放开后,许多外地商贩涌入内地,
竞相抬价收购甘草,致使甘草市场失控,群众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疯狂采挖甘草,使甘草遭受毁灭性灾难。(6)利用现状较低。目前,
各地甘草仍以出售原料草为主,也曾进行过切片、提取甘草浸膏等进
一步的深加工,但多数由于设备和工艺落后、效益不佳而停产。
甘草是我国大宗出口药材,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国家海关资料统计显示,近20年来,我国甘草液汁及浸膏的出口量从1980年开始不断增加,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高;但是近年来我国甘草出口量却持续下降。其主要因素是我国野生甘草资源逐年减少。
野生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甘草需求量逐日猛增,使人工种植甘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甘草野生变家种的尝试,80年代开始了生产性的试验。调查发现,在不少地方发展或推广过甘草的人工种植,但不同地区甘草种植产业却存在显著的差异。
十年前,在宁夏各地均有人工甘草分布,主要集中在平罗和红寺堡,处在试种阶段;市场上的甘草80%是野生的,20%是人工种植的。专家认为,甘草并不是难以种植的植物,只要土壤、水分适合,都能大面积种植。但是,关键在于提高人工种植的质量,确保甘草人工种植品种的替代。应加大科研投入,在种子的选择、有效成分含量、栽培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人工种植甘草能够有效替野生甘草。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甘草的采挖与运输进行严格管理,200l一2004年的4年间每年补充市场的野生甘草数量已不足万吨,2005·2006年两年内国内市场来货仅有4000.5000吨左右。野生甘草吃紧,市场缺口由家种甘草补充,家种甘草近年来每年的上市量在5000_10000吨左右徘徊,2003年至今每年甘草(野生、家种)的上市量不足2万吨,2005~2006年为0.5~0.6万吨,  野生产量与家种产量之和约为1万吨。
近年来,宁夏自治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与生产优势,积极探索甘草产业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在甘草特色优势产业链开发中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地发展甘草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有效促进了甘草的精深加工增值,提升产业化经营的档次。多功能、多用途甘草综合利用是我国甘草行业向21世纪进军拘重要领域,其中除了高级食用及医药保健功能等的生产之外,大规模甘草深加工生产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酬、甘草多糖等药用甘草制品。以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为主要添加剂绿色天然的保健产品是甘草行业乃至相关医药、化工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近年来甘草产业、精细化工、制药工业、有机合成、农业种植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市场上对天然甘草的需要量与日俱增。
我国是个甘草生产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占世界第一。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宁夏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农副畜产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被誉为“红、黄、蓝、自、黑”宁夏“五宝”的枸杞、甘草。甘草在宁夏农产品收入中,仅次枸杞位居第2位。然而,每年在甘草加工和运输、贮存、药物、饮片等生产过程中均产生大量废弃物,若对这些甘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深加工,提高甘草的综合利用附加值不仅可以获得符合绿色卫生标准的天然化工医药原料、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新资源食品等,而且也为当地农民脱贫解困、企业转型、挖掘资源潜力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本项目的实施是在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面对中国和国际市场的极大需要,在科学实验、示范的基础上,实现人工种植10万亩优良甘草,达到年产7.5万吨甘草并进行深加工为目标。吴忠市辖利通区、青铜峡市、灵武市,中卫县、中宁县、同心县、盐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半干旱贫困县。耐早抗病、稳产高产的甘草是该市广大农民的早期的重要经济作物。全市甘草种植面积4万亩,总产量30000吨,商品量近15000吨。宁夏种植甘草历史悠久,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甘草栽培经验。目前,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探索成功的人工甘草种植甘草栽培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公司已在宁夏吴忠、青铜峡、同心、红寺堡等地进行大面积的人工种植甘草的试验。已经完成罗山坡基地5400亩,海子塘基地8600亩,孙家滩基地10000亩,红海村合作社9800亩,东川村合作社7000亩,盐池县2000亩,同心县8000亩,青铜峡7400亩的种植规模,同时其甘草的良好经济收益带动了更多农户种植甘草的热情,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吴忠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密切关注与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宁夏人工种植甘草的发展,为公司在宁夏顺利实施10万亩人工种植优良甘草基地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产量7.5万吨,商品量4.0万吨,其产生的下脚料达3.5万吨。当地所产甘草主要加工饮片,其次甘草和甘草高驸加值的综合利用尚未开发。近年来,虽然甘草外运数量上升,商品化比例增大,但深加工产业发展仍明显迟缓,当地甘草资源未得到合理综合利用。本示范化工程就是建设处理500吨/年规模的以废次甘草为原料提取甘草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项目,工程本身投资省,见效快;而且,一旦获得成功,就可以实现甘草深加工产业链的形成,通过自主开发成功的高新技术与亿工产业链的合理对接,为甘草的深加工开辟出一条全新高附加值的产业之路,同时为将来建设年处理5万吨甘草深加工产业化提供技术保障。因此,本示范工程的建成不单成为吴忠市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也是广大半干旱半沙漠的贫困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一项富民工程。
第二节 产品的国内外现状及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
人类应用甘草有近2400年的历史,我国医籍文献记载甘草最早见于《神农百草经》,列为上品,称有强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和解毒之功,能治五脏腹寒、热邪气及金疮肿,东汉医圣张仲景(公元2世纪1在其《伤寒论》中使用处方74%有甘草。梁朝名医陶弘景(公元5世纪1编著的《名医别录》中称其为“美草、蜜甘、国老”,并冠以“众药之王”的称号。明朝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把甘草放于1074种中药的第一味.收录于12卷之首。清朝吴其俊在他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对甘草亦有较详细的考证。《本草正》中写道“甘草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
甘草经我国传统医学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确认其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多痰、腹腔和四肢疼痛、痈肿疮毒等症,并用之缓解其它药的毒性。
1.1甘草有效成分
中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甘草中含有各类化合物达200多种,主要为三萜类、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另外还有生物碱、氨基酸类、
香豆素类、性激素、有机酸等。
1.1.1三萜类化合物
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类化学成分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迄今为止,研究发现,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存在于所有甘草属植物中,迄今自甘草中分离得到的甘草三萜皂苷元均为3-B-羟基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衍生物。共分离鉴定了7种结构类型,60多种三萜皂苷元成分。其中,光果甘草含25种,乌拉尔甘草含9种,胀果甘草含3种,圆果甘草含1种;另外还发现了12种三萜皂苷成分a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是甘草甜素(Glycy丌hiz_m)(主要系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fl~、钙盐)、甘草次酸(即甘草酸皂苷元)、24-羟基甘草次酸(24-Hydroxyglyeyrrhetic acid)、24-羟基甘草次酸甲酯、18a-羟基甘草次酸甲酯、乌拉尔甘草苷甲、乌拉尔甘草苷乙、光果}F草次酸、30-羟基甘草次酸、异甘草次酸、甘草苷醇、甘草内酯、异甘草内酯、齐墩果酸等。在甘草中甘草甜紊含量在5~11%,甘草次酸含量在0.01~0.2%。
1.1.2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C6-C3-C6的基本母核,甘草的产地不同,影响着甘草黄酮的含量。有报道称,甘草中内蒙古产的甘草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12%,并且随着甘草生长期的增长甘草黄酮的含量有所增加。迄今为止,己从甘草中分离出150多个黄酮化合物,可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主要含量有甘草苷(Liquiritin)、甘草苷元(Liquiritigenin即甘草素)、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异甘草苷元(Is0-Liquiritigenin即异甘草素)、新甘草营(   Neo-Liquiritin)、新异甘草苷(Neoisoliquiritin)、甘草黄酮A、甘草查尔酮、草异黄烷类、乌拉尔素、异甘草素-4-B-葡萄糖一B一洋芫糖苷(Licurazid)以及B-谷甾醇等。
1.1.3多糖类化合物
甘草多糖(Glycyrrhizia polysacchafiele,GPs)作为植物多糖的一种,具有诸多的生物活性。从甘草根分离的3种命名为uA,uF3,UC的多糖和从西北甘草葡匐茎中分离的1种多糖甘草次酸,对网状
内组织系统(RES)具有一定的作用。宁夏、甘肃产地的甘草残渣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63%和1.75%。
1.2甘草酸及甘草酸单铵盐应用概况
甘草酸(G1ycyrrhizic acid;GL)又名甘草甜素,为药用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属于三萜化合物类,是甘草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型粉末,熔点220℃,它的特点是高甜度(其甜度为蔗糖的200~300倍1、低热能、安全无毒,起泡性和溶血作用很低,可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烟草等行业。其分子式为C42H62O10,相对分子量822.92,甘草酸的结构式如图1-1所示:

                     
图1.1:甘草酸结构式
1.2.1甘草酸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甘草酸作为甜味剂与调味剂应用在食品中具有其独特效果,甘草酸的甜味出现慢且带有甘草特有的味,适用于食品加工;在饮料中添加有增香和增强风味的作用:含甘草酸的糖果,巧克力和口香糖有杀菌、洁齿、消炎、润喉等功效:在面包、蛋糕、饼干等食品中应用,具有甜昧,酥松增泡,柔软化等效果。甘草酸热值几乎为零,与其它低热值甜味剂混合使用可添加于低热值保健食品中,在正常食用、药用范围内无任何不良反应。甘草酸的低热值性及安全性,使之非常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病患者的专用的食品加工中。
1.2.2甘草酸在日用化工中的应用
甘草酸用于化妆品,可配制成护肤霜、祛斑霜、高级珍珠等,既可美容护肤,又能消炎、抗变态效应、治疗皮肤病等,可利用甘草酸的凝胶l生,制成变凝性的化妆水或乳液。此外,也可在牙膏中添加甘草酸。
1.2.3甘草酸在丢药方面应用
(1)甘草酸金属盐类应用
甘草酸铁盐或铝盐已经获得荷兰、德国等国专利,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甘草酸铵盐复方针剂,用于治疗肝炎与解毒,抗过敏:甘草酸单钾盐可用于乙肝治疗的免疫增强剂。
(2)解毒作用
甘草酸对误食某些毒物,药物中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缓解中毒症状动物的死亡率。解毒的有效成分为甘草酸,可能是由于它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与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而起到解毒的作用,能缓解中毒症状,降低中毒动物死亡率,故有“甘草能解百药毒”之说。解毒机制为:①吸附有毒物,②通过物理,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化学反应沉淀毒物减少吸收,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④提高肝色素P-45的含量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
(3)镇咳去痰作用
甘草酸的衍生物对豚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强度与可待因近似甘草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喉粘膜上,缓和炎症刺激而镇咳,还能促进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分泌,使痰易于咳出,呈现祛痰镇咳作用。
(4)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甘草粉每天灌胃1-3g,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无预防作用,对正常人的脂质代谢也无影响。但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甘草甜素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5)保肝
甘草制剂和甘草甜素对动物多种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甘草组分灌胃绘药,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及肝内丙二醛含量增加。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肌内注射,对CCl4。引起的实验性肝硬化有抑制作用,可使肝胶原蛋白和血清球蛋白含量降低,并使ALT降低,即可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和减轻间质炎症反应,病理组织血检查发现也可以使肝坏死和气球样变性明显减轻。
除此之外,甘草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列为“公认的安全物质”。国际卫生和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也将甘草酸列入安全使用名单。另外,作为食品甜味剂,已经列入我国使用卫生标准多年。
1.3甘草中黄酮化合物应用概况
甘草黄酮(G1ycyrrhiza flavonoids,FG)是从甘草提取物中得到的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成分。据现有资料报道,国内外已从甘草中分离鉴定甘草黄酮类150多个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十几大类。甘草黄酮类的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有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新甘草苷、新异甘草苷等
1.3.1甘草黄酮抗氧化作用
甘草作为抗氧化荆的研究,专家比较了各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甘草极性溶剂萃取物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甘草中黄酮类成分对能引起生物组织膜因产生过氧化作用而导致结构和功能损伤的超氧阴离子(O3 2-)和羟基自由基(0H·)等自由基有显的清除作用,从而起到对生物组织的保护作用。
据报道14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4种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证实了甘草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甘草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表明甘草黄酮类物质是非常有效的活性成分。甘草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对胃溃疡、肝损害、病原微生物、酶及抗炎和抗变态反应作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3.2甘草黄酮抗菌、抗HIV病毒作用
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菌成分较多、作用较强。其黄酮单体化
合物licochalcone A、licochalcone B、glabridin、glabrene等对革兰阳性菌中的金葡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当于链霉素;对酵母菌和真菌杯制作用高于链霉素;对链霉素无效的白色念球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钮作用,同时对金葡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另据日本学者报道,从甘草活性成分研究中所得到的黄酮类成分,能提高人体免疫缺陷病毒(ILIV)和对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株ATL2IK的拮抗作用,其中2种新甘草查尔酮低浓度时显示出对HIV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1.3.3甘草黄酮抗炎、抗肿瘤作用
前苏联学者研究表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消炎和抗变
态作用,比磺胺和抗生素的药效要好。从新疆甘草中分离到的licochalcone A对十二氧十四烷酰大戟二萜醇醋酸酯(TPA)所致肿瘤和炎性水肿均有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发现,胀果甘草中提取的含6个黄酮体的复合物能有效抑制促癌剂诱发的磷脂合成增加:还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骨髓微核细胞增多,具有抗突变作用。可明显抑制CCI4所致肝微粒体的损伤。甘草黄酮很有希望发展为一个有效的预防肿瘤药物。
1.4甘草开发生产的主要产品
1)、甘草酸
【中文名称】  甘草酸
【英文名称】  Glycyrrhizic acid;GL
【分子式】  C42H62O16
【相对分子量】822.92
【结构式】

【植物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
【规    格】  含量75%、90%。
【质量标准】  性状:本品白色精细粉末
含量:按干燥品计,甘草酸含量=75%、90%。
粒度:100%通过80目筛
干燥失重:≤5.O%
炽灼残渣:≤0.1%
重金属:≤1.0 mg/kg
铅Pb:≤0.1 mg/kg
砷As:≤0.2 mg/kg
溶剂残留:符合欧洲药典(EP)规定
农药残留: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0cfu/g
霉菌、酵母菌数:=100 cfu/g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分析方法】   HPLC。
【药理功效】   甘草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甘草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广泛用于抗炎和保肝,有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电及坏死,减轻肝细胞间质变反映,有确切的治疗作用。甘草酸及其系列产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肉瘤、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艾滋病的抑制率更高达90%,有较强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作用,而且也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基料。近年来,它在医药、化工、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  存】  置于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保质期】  2年
【包  装】  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 (25公斤/桶)。
2)、甘草酸单铵盐
【中文名称】  甘草酸单铵盐
【英文名称】Giycyrrhizic:acid ammonium salt glycyr-rhiza root3-O-(2-0-β-D-
glucopyranuronosyl)-a-D-glycyrrhetinic-18-β-glycyrrhetinic acid ammonium salt
【分子式】C42H62O16·NH3
【相对分子量】839.96
【结构式】



【植物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
【规    格】  含量75%。
【质量标准】  性状:本品白色精细粉末
含量:按干燥品计,甘草酸含量=75%。
粒度:。100%通过80目筛
干燥失重:≤5.0%
炽灼残渣:≤0.1%
重金属:≤1.0mg/kg
铅Pb:≤0.1mg/kg
砷≤0.2 mg/kg
溶剂残留:符合欧洲药典(EP)规定
农药残留: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0cfu/g
霉菌、酵母菌数:=lOOcfu/g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分析方法】 HPLC。
【药理功效】主要产品有甘草酸单铵盐、钾盐、钠盐、锌盐及进一步酸化产品甘草次酸等,钠盐、钾盐主要用于食品上作甜味剂,烟草上矫味剂以及各种药用化妆品上,其纯度要求一般达到90%即可,而铵盐除了以上用途外,主要用于医药上,有抗癌、降毒、增效作用,可作为食用药片,也可作为针剂,纯度要求较高一般均需95%以上。甘草酸及其系列产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肉瘤、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艾滋病的抑制率更高达90%,有较强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作用,而且也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基料。近年来,它在医药、化工、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  存】  置于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保质期】  2年
【包  装】  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
(25公斤/桶)。
3)、甘草黄酮
【中文名称】  甘草黄酮
【英文名称】Glycyrrhizic  Flavone
【分子式】  C20H20O4
【相对分子量】324.36
【结构式】

【植物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
【规    格】  光甘草定含量:=1.5%
【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金黄色精细粉末
含量:按干燥品计,光甘草定含量::1.5%。
粒度:100%通过80目筛
干燥失重:≤5.0%
炽灼残渣:≤0.1%
重金属:≤1.0mg/kg
铅Pb:≤0.1 mg/kg
砷As:≤0.2 mg/kg
溶剂残留:符合欧洲药典(EP)规定
农药残留:不得检出
细菌总数:=1000cfu/g
霉菌、酵母菌数:=100c眺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分析方法】 HPLC。
【药理功效】
甘草黄酮能够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达到较好的祛黄、美白、祛斑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能力:具有很强的抑菌和杀菌能力。能够减轻皮肤受损后遗留下的疤痕性或非疤痕性的色素沉着。甘草黄酮主要用做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等行业的原料、增效剂和/或添加剂。在化妆品行业,甘草黄酮大量使用于膏、霜、水、露、乳液、蜜类、奶类中。尤其是其中的光甘草定(GlabrTdinl和光甘草素(Glabrene)都具有温和抑制酪氨酸酶、美白皮肤、清除皮肤氧自由基、强烈的吸收紫外光和抗菌作用、生发剂及防止类脂过氧化作用等。具有强烈的抗菌、防止紫外线引起的发炎、色素沉着和皮肤粗糙等作用,能清除超氧离子、抑制由过氧化氢引起的溶血作用,它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和DH]CA氧化酶的活性,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的美白祛斑化妆品添加剂,具有与SOD(过氧化物歧化酶)相似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与维生素E相近的抗氧自由基能力。
【保  存】置于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处。
【保质期】2年
【包    装】 内用双层塑料袋,外用铝箔袋,1公斤/袋或纸板桶(25公斤,桶)。
目前利用甘草废弃物提取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技术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四类: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天然产物较原始的方法。该方法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但是能耗大,对设备要求较高,生产出甘草酸纯度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工业上应用也不多。工业化的甘草酸提取工艺是把水蒸气蒸馏与溶剂萃取结合起来,在上述流程基础上,用有机溶剂萃取使甘草酸进入有机相,再用5%.10%的稀碱反萃,该有机相得到甘草酸溶液,浓缩后再用硫酸沉淀分离、乙醇二次提取、浓缩、醋酸酸化、结晶洗涤、离心干燥的成品。国外己实现用超临界萃取甘草中的工业化生产的报道。在萃敬中,超临界流体是C02,而水是夹带剂。C02对甘草酸的溶解能力受甘草原斟含水量的影响较大,只有在甘草的含水量在25%时,C02才能有效的萃取甘草酸。单级萃取工艺原料甘草的含水量为25%,萃取温度305一-370K,压力30 kPa。萃取得到的甘草酸粗品中含有甘草黄酮、多糖及其它高沸点生物碱等杂质,可减压蒸馏进行精制分离,最后可得到甘草酸。此法具有萃取率高,产品质量好,节省大量劳动力和有机溶剂,但由于高压所带来的高昂设备投资和维护费用,所以目前国内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国内在天然产物提取工艺主要采用水蒸气加热回流萃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等提取方法,但由于技术、成本和效率等问题,一些萃取方法在使用中受到了限制,目前,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的比较多,提取率和出浸膏量较高,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提取的有效化学成份极性较低,耗时较大。因此传统的萃取方法由于费时、费试剂、效率低、重现性差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工业提取分离发展的需要,于是先后出现了微波辅助萃取(MA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和加速溶剂萃取(ASE)、超声波萃取(USE)等萃取方法。而超声、微波萃取则克服了以上的缺点.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 到300 000MHz的电磁波,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微波的量子能级属于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与化合物键能相差甚远。美国通过研究认证微波萃取法不会破坏任何被测分析物的分子结构。微波在传输过程中依介质性质不同,会产生反射、吸收和穿透现象,这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几个主要特性参数:介电常数、偶极矩、介电损耗因子和损耗tand等。在微波萃取中,被处理的物质通常是能够不同程度吸收微波能量的介质,整个加热过程是利用离子传导和偶极子转动的机理,具有反应灵敏、升温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微波萃取的机理:一方面是微波射线自由透过透明的萃取介质,深入到生物材料的内部维管束和腺体细胞系统。由于吸收微波能,物料内部温度突然升高,在天然物料中的维管束和腺体细胞系统升温更快,保持此温度直至其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的能力,细胞破裂。位于细咆内的有效成分从细胞壁自由流出,传递到萃取溶剂里。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物质的tand值不同,对微波能的吸收程度也不矧,微波可以对体系中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萃取溶剂中。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天然产物分离过程中最关键、最耗时的环节。在现代化实验室高度重视速度和效率的今天,探索快速、高效、简便、自动化的样品处理新方法已成为当代提取分离的前沿课题和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超声、微波萃取技术以高效、低耗、无污染,成为近年来萃取技术的佼佼者,被誉为“绿色”萃取技术。
第三节  项目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基础
一、技术来源
本项目技术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已研发的“利用废次甘草为原料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生产技术”。
二、已经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技术水平
兰州理工大学和本公司近年来共同开展了“连续逆流超声、微萃取甘草中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等生产技术”的应用研究、小试和中试研究,已经取得了如下成果和创新点:
1、首次采用连续逆流超声微波法萃取甘草中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生产技术。
2、筛选优化了连续逆流超声微波法萃取甘草中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生产技术的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
3、采用连续逆流超声微波技术同时萃取甘草中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工业产品,并且提取收率达到甘草酸单铵盐1.20%;甘草酸1.0%:甘草黄酮1.0%;甘草多糖1.0%。甘草酸单铵盐含量≥75%、甘草酸含量≥90%、甘草黄酮含量≥50%、甘草多糖含量≥50%。得到的产品其各项理化指标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其结果优于现行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 对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产业关联度分析
首先本项目的产业关联度是建立在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li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理论基础上,其目标是尽量减少企业废物,将企业内一个车间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车间的投入原材料,实现企业的污染物“零排放”。本企业的生产所需的原料是甘草切片留下的废弃物料及副产物甘草废料,而原料在企业内又可分步加工为一系列的产品及医药精细化工原料……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多糖等,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溶媒乙醇,无毒无害且全部循环回收使用,生产剩余的残渣经过烘干后作为造纸厂的优质纤维原料,或者经过添加营养元素可作为甘草种植的底肥料,也可以经过添加营养元素可作为动物的饲料,具有抗病毒作用.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可真正实现零排放的生产,最终产品是工业、医药、食品、农业的生产资料,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工农业生态产业的循环链,因而本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明显。本项目产化的关联度涉及面较广,首先是以种植农户、甘草饮片加工厂、甘草深加工厂与甘草为原料:最终产品是甘草饮片、中医药原料、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精细化工厂原料、饮料添加剂、日用化工厂原料、有机合成、制药工业、药物提取工业、制纸纸业、饲料加工业、肥料加工业等行业,并可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可再生的天然植物一一甘草为资源,生产原生态天然药物和添加剂是世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困扰世界上工业合成添加剂毒性残留问题的可行之路。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即可带动上游产业——甘草种植业的发展,又可为下游产业——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原生态天然药物、生物医药、甘草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通过本项目实施,每年可直接为当地农民增加甘草商品销售量500吨,销售收入340万元。同时,为宁夏甘草产业树立一个高科技、高附加值深加工企业的样板,利用发展甘草的深加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将为成宁夏甘草产业化基地做出重大贡献,其示范作用和产业带动作用将十分显著。